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加快创新驱动发展、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作出的明确指示,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,要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、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、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,奋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。6月28日,市工经联邀请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吴金城做了题为“创新驱动发展巩固提升上海实体经济能级的一些思考”的专题报告,进行政策导读,各行业协会和企业负责人近百人出席了报告会,工经联会长兼党委书记俞国生主持报告会。
吴金城从全球的经济格局视角,用经济学现象、产业发展规律,分析介绍了当前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背景原因,阐明了我国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战略意义,从世界上各大强国的发展规律说明:“国富”可以靠服务业,“国强”要靠制造业,他也详细介绍了上海市政府今年5月31日正式对外发布的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 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》(简称“若干意见”)的出台背景、实施路径、重要领域、重大项目、面临挑战、发展机遇和政策保障等,也提出了针对广大民营企业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意见建议。
“若干意见”提出的目标任务是:未来五年,制造业保持合理比重和规模,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%以上,制造业保持合理比重和规模,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5%左右,成为全国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。上海有开放优势、法制和商务环境优势、人才和技术优势,上海不论从传统产业(如纺织、机械、化工)还是新型工业领域(如高铁、核电、通信),都有产业链集聚发展的背景和产业优势,上海有条件代表国家参与高端制造业竞争,体现国家战略,加快区域经济统筹协同,郊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,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工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;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、商会等社会组织在行业自律、企业服务、政策协调等方面的作用,提升服务企业能力;提升民营经济地位,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造,加快中低端制造业转型发展,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,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,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,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营商环境,通过三步走(迈入制造强国、达到中等强国、进入强国前列),争做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。(协会稿)
